四、《朝廷》五、《文臣篇》六、《武职篇》
[卷一217副严联 1(一)至217(六)]
李再纯 编
喜乐至人 校
四、《朝廷》21副严联(136~156):
1、 五帝为帝;三皇作皇。
2、 将帝拉下座;舍得首砍脱。
3、 借力假善则霸;以德行仁者王。
4、 陛下敬谓天子;殿下尊称储宫。
5、 君王御印为玉玺;太子居住在青宫。
6、 天子尊崇谓元首;大臣辅翼为股肱。
7、 大臣觐君曰虎拜;皇帝即位谓龙飞。
8、 圣宸乃帝君所莅;椒房是皇后宫居。
9、 家天下,是以位传子;尧舜公,即禅国让贤。
10、 习道近圣,千秋大业;四海升平,万世流芳。
11、 神器大宝,皆言帝位;媵嫱嫔妃,总是宫娥。
12、 皇后之命,乃称懿旨;帝王玉言,即谓纶音。
13、 储君皇储,皆称太子;龙种麟角,俱誉宗藩。
14、 窥窃神器,曰窃取皇位;社稷之器,谓国家栋梁。
15、 宗室之派系,演于天潢;帝皇之通牍,名叫玉牒。
16、 大帝天下之主,大帝穆穆;诸侯小国之君,诸侯皇皇。
17、 功安九有,宗稷为宗庙社稷;德奉三无,祖国谓自己国家。
18、 嵩岳封灵,三呼天子称万岁;灿星耀彩,共祝储皇以千秋。
19、 姜后脱饰而待罪,人称圣后;马妃练服以鸣俭,共仰贤妃。
20、 舂陵城圣哲诞生,一禾九穗;陈桥驿军马兵变,赤日重轮。
21、 唐敖勋德配高天,遂动华封之三祝;
汉太子爱人利物,乃兴乐府之四歌。
《再纯严对启蒙(千副锦联)》
[卷一217副严联 1(一)至217(六)]
李再纯 编
喜乐至人 校
五、《文臣篇》37副严联(157~193):
22、 宰相位居鼎铉;吏部职掌铨衡。
23、 众吏皆应列宿;三公上映三台。
24、 称副使为宪副;谓宗师作文衡。
25、 辞官职曰解绶;初到任谓下车。
26、 因以令名攸著;此皆德政可歌。
27、 吏部天官冢宰;户部地官司徒。
28、 兵部夏官司马;礼部春吏宗伯。
29、 刑部秋官司寇;工部冬吏司空。
30、 叫巡按为柱史;称都堂作抚台。
31、 知府谓黄堂太守;首辅曰紫殿名公。
32、 太守之骢五花马;府尹月禄二百石。
33、 官妇封授曰金花诰;状元报捷谓紫泥封。
34、 反腐倡廉,除绝贪贿;为官清善,不辱官箴。
35、 代天巡狩,赞称巡按;红日偾升,恭贺吏员。
36、 举善持领,鹏程远大;燕昭市骏,礼士亲贤。
37、 钧座台座,皆称臣宦;帐下麾下,并美武官。
38、 郡宰别驾,乃称通判;司官弁官,赞美推官。
39、 郡丞贰候,同知誉美;侯郡邦伯,知府名尊。
40、 皇帝呈出震朝离之象;大臣有补天浴日之功。
41、 赵清献,世号四德御史;宋包拯,人称黑面清官。
42、 内勤硕士, 11罗汉翰林官称号;都宪中丞,都御史号名。
43、 汉刘宽治民,蒲鞭示辱;项仲山洁己,饮马投钱。
44、 廉范安蜀郡,民歌五赞;张堪守渔阳,麦穗双歧。
45、 金马玉堂,羡翰林之声价;赤幡黄盖,出督守之伟仪。
46、 刺史州牧,乃知州之两号;知府台谏,即知县所别称。
47、 方伯藩侯,左右布政之号;宪台廉宪,提刑按察之称。
48、 萧曾辅汉高,竟是空千笔;汲黯相汉武,曾为社稷臣。
49、 士言谢令贫穷,推之不去;民爱邓侯善政,挽之难留。
50、 宋真宗发美珠箝谏臣之口;唐玄宗以金瓯覆宰相之名。
51、 鱼首参政,鲁宗道秉直骨鲠;伴食宰相,卢怀慎居位无能。
52、 农官为田畯,司城尊称祭酒;乡宦是乡绅,天使誉称行人。
53、 墨绶铜章,令尹即古子男爵位;
藩垣玉翰,方泊犹古诸侯小国。
54、 太监掌阉门之禁令,珠宝展示故曰阉宦;
朝臣皆搢笏于绅间,因谓搢绅。
55、 鲁恭任中牟令,桑下有驯鸡异举;
郭伋为并州守,少儿骑竹马欢迎。
56、 凤鸟难栖枳棘,羡仇番之为主簿;
河阳遍种桃花,因潘岳之作州官。
57、 召伯歌文王善政,唱和甘棠之下,思其遗爱,不忍伐其木;
诸葛有辅佐才能,曾隐草庐之中,慕亮令名,才三顾草庐。
58、 莫不贪强,招灾惹祸。若能守微,能保鸿业。随机变革,胜者为圣;舒弥四海,卷不满杯。居以室舍,守城护郭。韬隐胸臆,敌国拜服。
《再纯严对启蒙(千副锦联)》
[卷一217副严联 1(一)至217(六)]
李再纯 编
喜乐至人 校
六、《武职篇》23副严联(194~216):
59、 君子身可大可小;丈夫志能屈能伸。
60、 千户有诸侯之仰;百户即百宰之称。
61、 樊哙为屠狗贼辈;卫青是牧猪贱奴。
62、 显揭战功曰露布;以车为户作辕门。
63、 战败而走曰奔北;战胜而回谓凯旋。
64、 韩信帅兵,多多益善;毛遂讥众,碌碌无奇。
65、 子牙尉缭,兵机莫测;孙膑吴起,武略堪夸。
66、 古今俊雄,难以详举;英才将略,孙子武经。
67、 韬略书有《六韬》;《鬼谷子》和《三略》。
68、 韩信羞遭钻胯之奇辱;张良自有进鞋之履谦。
69、 士兵为武弁,总兵叫总戎;军队谓长城,都督称镇国。
70、 下杀上谓弑,交锋为对垒;上伐下为征,求和谓求成。
71、 将士无惧死,德柔可当硬;好官不贪财,助弱能制强。
72、 楚项羽,江东有八千子弟;曹阿瞒,帐下麾百万雄兵。
73、 韩柳欧苏,固学者之最著;起颇翦牧,为武将之多奇。
74、 胆破心寒,喻敌人慑服之状;
风声鹤唳,惊士卒残败之魂。
75、 无脸再回江东,霸王羞归故里;
不和樊哙等位,韩信降作淮阴。
76、 毛遂自荐计奇,处囊当能脱颖;
苻坚骄夸将广,投鞭可以断流。
77、 与子泄恨,共击敌人曰同仇敌忾;
远途搬兵,救援王险叫驰援勤王。
78、 求士求真全,莫为瑕疵耽干城大帅;
用人用宝木,毋以寸朽弃梁栋良材。
79、 冯大将纵论功业,独立朝堂上,无夸己绩;
汉文帝慰劳驻军,莅临细柳营,按辔徐行。
80、 主帅揽英雄志,通变达权,能拼搏励志;
安国得俊彦心,与民共好,故建立功勋。
81、 端末未见,人莫能知。天地神明,与物推进。因敌转化,赢负常变。达士通人,运筹画策;
奋而当先,动辄紧随。礼制无疆,扶成天威。静正八极,靖匡九夷。此谋胜者,为帝王师。
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、诱导购买等信息,谨防诈骗。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一键举报。